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节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如今,面对史无前例的外来文化冲击,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逐渐让出了其传统地位,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远远不如以前。参照国外的经验,适时地将这些濒临危机的传统节日设立为国家法定假期,自然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
著名教育家蒋梦麟先生在自传中提到儿时的私塾生活,对清末那时的节假日有很深的感触。当时虽然没有寒暑假,但每逢清明、端午、重阳、中秋这些传统佳节,私塾都会放一天的假,而“年假”更是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孩提时的生活记忆,作为文化熏陶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蒋梦麟的思想感情,也为他日后成为中国教育界的泰斗奠定了基础。对比于今天,我们很难想像,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过着洋节哼哼哈哈长大的青少年,在缺少传统节日感官刺激的情况之下,还能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味,还会从“清明时节雨纷纷”中体会到四季变化的奇妙,还可以讲述出端午节与屈原投江的故事。将清明节设定为法定假期,已经不仅仅是抢救濒临危机的传统节日,更是为下一代人的成长负责。
传统节日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个节点上,生命体验和自然变化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同于从西方引入的圣诞节、感恩节等,全民性的传统节假日,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内涵。给传统节日以古已有之的传统地位,既是对悠久文化理念的继承,同时也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这种与民族记忆和生命时间体验有着深刻关联的传统节日,不仅能教会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能唤起中华民族对未来前途命运的思索。(丁杰)
该放假好,皆大欢喜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洋节日”在我国越来越流行,而我国一些流行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受到冷待。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有必要将传统节日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每年清明节期间,不少单位和学校都会组织人们到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祭祀活动,由此可见,清明节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传统的重大节日,因此,清明节放假一天也并不为过。
根据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清明节当天是祭拜先人的指定日子,不少海内外乡亲都会在这一天从外地赶回老家,与家乡父老乡亲一齐去扫墓。据笔者了解,每年清明节那天如果不是双休日,单位和学校都有不少员工和学生请假前去扫墓。既然如此,不如国家统一将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期,让人们高高兴兴、安安心心地去祭祀,以免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员工请假可能要扣奖金,学生请假缺课可能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将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是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陈华浩)
不该
法定假期太多——
清明节不必放假
笔者认为清明节不宜安排为法定假期,因为法定假期太多,会打乱正常的生产、教学、工作秩序。
目前全国统一的法定假期已不少,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若把有一点民族文化意义的日子,诸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统统安排为全民性的法定假期,工厂的生产、学校的教学、机关的办公秩序就会打乱,不利于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况且,不少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回乡拜祭祖先需要三四天时间,若清明节放假一天也无济于事。
一个节日是否成为法定假期,不能单纯考虑其政治意义、文化意义,还要考虑全国性的生产、工作秩序。全国放一天假并非小事,弘扬传统文化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而不一定要强调“放假”。中秋节、端午节没有定为全国法定假期,不是一样可以搞庆中秋文艺晚会、端午赛龙舟活动?清明节不放假同样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纪念先祖,不一定要强调千里迢迢回乡扫墓。 (卓世明)
不该
清明节放假——
未必方便群众祭祖
现在,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已经够多了,不仅有双休日,还有3个黄金周,还有带薪年假……这些过滥的节假日已经差不多占去一年时间的三分之一,这些节假日在给人们得到放松之余,也给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少影响。如果将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也作为法定节假日,就会出现节假日过多的弊端,对各行各业都有很大影响。
增设法定节假日受影响最大的当然还是普罗大众。将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必然会导致交通阻塞,会导致出行难,未必方便群众祭扫。不少在外地工作的人从远处急赶回家乡又要急赶回单位上班,一天时间太紧张也太疲劳。众多的扫墓人开着大车小车你追我赶,交通伤亡事故要比平时增多,得不偿失。事实也说明,凡是人多车多的节假日,事故也相应增多,同时也大大增加交通压力和交通成本。从习惯上看,很多人都会选择在清明节前后扫墓,去年,广州市仅在清明节前后一周内到火葬场、公墓扫墓的市民就达到六七十万人之多。如果规定清明节当天放假,人们更会集中在这一天去扫墓,由此带来的堵塞可想而知,民政、公交、公安等部门也必然要增加力量维持秩序,从而加大人财物力的支出。
一个传统节日是否纳入法定假日,不可只从一方面去考虑。 (三叶草)
该民族传统和文化岂能衰落
与日本、韩国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态度相比,清明节在我国面临的窘境,越来越被许多民俗专家和文化学者所关注,并在民间以及全国“两会”上不断发出把清明节列入法定假期的呼吁之声。
清明节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背后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那些文化就像遗传基因一样,从先辈那里一代代地传下来,把那些流传千古的优良品质注入我们的血液和生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们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魅力。如今,随着洋文化的大举入侵,年轻一代已经对这些传统节日越来越陌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正日渐淡去。在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岂能衰落呢?
要想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重新焕发生机,关键在于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实现理性的文化认同。一方面,把清明、中秋等节日列入法定假期,为国人过传统节日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统筹考虑如何不断发展充实我们民族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其独特的主题和深厚的内涵及民俗活动,使其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时代气息,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参与。我们期待清明节能像春节一样成为法定假日,让其所凝聚的文化意蕴拥有一块更加宽广的释放舞台,让公众对维护传统文化、保护精神之根多一分敬意和神往。
|